神马股份百亿关联交易争议:产业链协同还是利益输送?

新 盛公司客服1818-719-7192微71 46 5115科普在监管风云密布的金融舞台上,神马股份(8.550, -0.16, -1.84%)(600810.SH)于6月20日亮出了它的“年度账本”,面对关联交易金额同比猛增36%的棘手问题,展开了一场关乎企业诚信与市场信任的公开辩论。年报如同一部悬疑剧,揭露了公司全年与控股股东平煤神马集团及其关联方达成的120.28亿元交易额,其中关联采购高达八成,涉及精苯、原煤等关乎命脉的核心原料。公司辩称,采购价格之所以低于市场均价,是因为“管道运输的魔力”和“产业链的默契配合”,还通过集中采购来提升谈判筹码。然而,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关键审计事项”阴影下,这种解释似乎难以平息市场的波澜。

细究之下,神马股份的关联采购主要集中在精苯、己内酰胺等五种原料上,原煤采购额更是同比激增1074%,高达5.68亿元,这主要归因于子公司氢化学项目的产能扩张。而普利材料、龙安化工等在建项目的新增设备采购,更是直接推高了关联采购金额7.23亿元。公司强调,作为亚洲尼龙66盐和工程塑料的领军者,平煤神马集团的集中采购模式能够“砍掉重复采购的冗余成本”。但审计报告的笔锋一转,指出公司2024年并未直接向非关联方采购精苯等关键原料,导致无法获取可比价格数据,这无疑为定价的公正性投下了阴影。

在这场定价机制与市场疑虑的角力中,神马股份尽管援引“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来证明关联交易的合理性,但这一方法的适用性正遭遇着严峻的考验。根据税务实务规则,该方法要求严格审视交易特性、合同条款等差异,而神马股份与平煤神马集团的关联交易,由于独家供应、管道运输等特殊条件,与非关联交易的直接可比性令人怀疑。审计机构也坦言,尽管执行了“合同查验、价格公允性分析”等程序,但仍无法完全消除对财务报表的疑虑。

更深层次的矛盾还在于公司治理的透明度。2024年神马股份资本化研发投入2677万元,却与无形资产中的“数据资源”项目如影随形,年报中却对具体的摊销方法只字未提,而2023年已存在的2200万元同类资产,也引起了对其财务处理合规性的质疑。此外,公司年内向关联方转让聚碳材料股权、增资芳纶技术公司等动作,虽然标榜为“优化资产结构”,却未充分解释交易定价的依据,这让利益输送的疑云更加浓厚。


相关文章

18187197192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