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新纪录诞生!中国团队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瓶颈
新 盛公司客服1818-719-7192微71 46 5115科普6月20日晚上,任子行(股票代码:300311.SZ)发布公告,透露公司已接到中国证监会发出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依据相关规定,任子行股票将受到其他风险警示处理,但不会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规定。自2025年6月23日起,公司股票将暂停交易一天,并于次日恢复交易。股票简称将从“任子行”更改为“ST任子行”,股票代码保持不变,仍为“300311”,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截至6月20日收盘,任子行A股市值为43.18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任子行主要从事网络犯罪治理、网络空间资源安全治理、信息安全治理三大业务领域,是国内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自2012年上市以来,公司已走过了13个年头。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连续四年净利润为负。
在新能源科技领域,中国科研团队取得了新的突破。据科技日报报道,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的学生团队成功攻克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发出一种新型电池,该电池具有高效率、高稳定性和超轻柔的特性,为近空间卫星、无人机、飞艇等载具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
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极系统中存在的界面接触不良和能级匹配不良两大难题,大连理工大学一支平均年龄22岁的学生团队经过三年的努力,提出了三大创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通过“双碳层解耦喷涂技术”优化电极结构,提升界面接触和电荷横向传输速度;利用“金属单原子负载技术”精确调控碳电极的局域能带结构;以及结合“界面耦合掺杂技术”,在功能层表面构建连续共轭体系,通过π-π堆积增强界面耦合,显著提高电荷转移效率。
实验结果显示,这一研究成果刷新了碳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最高效率。该电池能够在零下60摄氏度至零下80摄氏度的循环变温、230摄氏度的高温和强紫外辐射等极端条件下工作,且在未封装的情况下连续稳定运行1500小时,光电转化效率保持在初始值的95%以上。项目负责人表示,团队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碳电极钙钛矿摩擦纳米发电机,实现了光能与机械能的互补,并与无线传感通信模块集成,构建了自供能探测节点。
此次钙钛矿电池的突破是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创新的例证。6月10日,浙江白马湖实验室联合苏州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刷新了两项世界纪录,其中0.1cm²小面积电池效率高达27.3%,1cm²大面积电池效率达到26.9%。